防腐木對于我們的生活也是很重要的,在制作防腐木的過程中,其生產工藝和技術措施分為好幾種,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1、熱力系統。利用溫差或蒸騰造成真空,采取加熱-冷卻的措施,迫使防腐液體在常壓情況下注入木材內部。常用的有熱浸法和熱冷槽法,前者加熱后自然冷卻至常溫,后者將木材加熱后迅速投入另一冷液容器,從而達到降溫快的目的。本法優點是設備簡單,經濟有效,缺點是加工時間較長、耗油量大,滲入藥量難控制,多余溶劑不能回收。但由于操作方便,在無需嚴格控制藥劑定額的情況下是一種可行的加工工藝。
2、壓力系統。利用動力壓差迫使液體向低壓區流動的原理,采用高度液壓(或真空-加壓-真空)、強制浸注。常用的有全注法(滿細胞法)、定量法(空細胞法)、半定量法(半空細胞法)以及其他改進增效方法,頻壓法等。本法不但可控制藥量、節省油源、透入度較深、加工迅速、適于集中加工大量的干燥木材,而且也適于處理濕木材,甚至可以進行快速脫水,以提高產品質量。但設備投資較大,加工地點須固定,機動性差,環境污染也較嚴重。近20年發展的流動式孔壓法能避免上述缺點,可滿足建筑行業的需要,有發展前途。
3、滲透系統。利用毛細管吸力和溶液濃度差使藥劑擴散滲透,達到注射目的。其技術措施主要是采用低粘度、高濃度液體進行長期浸注。設備簡單,操作安全可靠,且節約能源,用于處理濕木材的效果良好。缺點是加工時間長,浸注藥劑濃度變化大,浸注效果有時不夠穩定。在人煙稀少、交通不便的鄉野比較適用。
4、觸變系統。利用破乳吸附達到較大劑量觸變引注的目的。主要措施是采用加厚劑使低粘度不干性油劑與水混合為油包水的乳化脂膏,以噴涂或孔注的法使之接觸材面,水被吸入木材。破乳后,油劑中的防腐殺蟲劑徐徐吸入木材,從而獲得浸注較深的效果。缺點是持久性較差方式,須定期檢測、按時補充,以保證藥效。在不良條件下,將觸變原理運用于木防腐殺蟲,可大大提高防腐效果。適用于木構件的維修處理。